在许多地方被视作废弃物的“朥粕”,在潮汕却被巧妙地转化为一种美味食材,展现了极致的“废物利用”智慧。
那么,“朥粕”究竟是什么呢?“朥”这个字专用于潮汕地区,指的是肥猪肉或煎取油脂所得的猪油,通常也指动物油脂。“粕”则指残渣。合起来,“朥粕”就是肥猪肉、猪脂肪切成小块后煎取猪油后,留下的干燥且略为焦黄的油渣。
尽管大部分油脂已被煎出,朥粕中仍含有不少脂肪,并且煎过后拥有独特的焦香味。节俭且擅长美食的潮汕人自然不会浪费这样有价值的食材。
因此,在潮汕人的餐桌上总能见到“朥粕”:朥粕炒青菜是最常见的做法,尤其是与芥蓝同炒更为出色;朥粕炒饭可以单独使用朥粕,也可以加入板栗、花生仁等同炒;朥粕做成的粥只需加入一些酱油、葱花和芫荽,香气便随之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直接食用朥粕时,其嚼劲十足、香气扑鼻、酥脆可口。
然而,由于“朥粕”富含动物脂肪,对于追求健康饮食的人群来说,食用需谨慎。即便如此,偶尔像潮汕人一样,适度享受一次这种美味,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体验。
责任编辑:吴玉蓉 K1365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2006年世界杯歌曲_冰岛世界杯排名 - guoyunzh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