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简介:Photoshop是一款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尤其以其强大的抠图工具而闻名。本文详细介绍了Photoshop中的抠图方法,包括内置工具如魔术橡皮擦、快速选择工具、魔棒工具、套索工具、钢笔工具和快选工具,以及如何与羽化、反选、调整边缘和图层蒙版等功能相结合来提升抠图效果。此外,还提到了第三方插件KnockOut 2,强调了图层管理、使用高分辨率图像、调整对比度和亮度以及细节处理等技巧对于提高抠图质量的重要性。无论新手还是资深设计师,本文提供的知识都有助于提升图像处理的能力。
1. Photoshop抠图概念介绍
理解抠图的基本原理
在平面设计和图像处理领域,抠图是将图像中的特定对象从其原始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艺术和技术。Photoshop作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提供了多种抠图工具和技术。掌握抠图的基本概念,对于进一步学习具体技巧至关重要。
抠图的类型和选择
根据图像和背景的复杂性,抠图可以分为简单抠图和复杂抠图。简单抠图通常涉及清晰的边界和简单的背景,而复杂抠图可能涉及复杂的边缘、透明对象或需要精细调整的细节。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抠图方法,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图像质量。
扣图的基本步骤
无论选择哪种抠图技术,基本步骤通常包括:选择合适的工具、精确地选取对象、清理选区边缘、处理细节以及最终的背景替换或图层合并。了解这些步骤将为读者在学习后续章节中的具体技术之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KnockOut 2第三方插件介绍
2.1 KnockOut 2插件概述
2.1.1 插件的主要功能与特点
KnockOut 2是一款专业的图像抠图插件,它以其强大的边缘处理能力和用户友好的界面在图像处理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与Photoshop的内置抠图工具相比,KnockOut 2提供了更为精细和快速的边缘处理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处理复杂背景和毛发边缘时表现出色。它允许用户快速选择和抠取图像中的主体对象,并且无需过多的手动编辑即可获得高质量的透明背景图像。
特点主要包括:
先进边缘检测 :利用算法智能识别对象与背景之间的边缘,实现快速抠图。 简单易用的操作 :直观的界面和步骤指导使得用户即使没有深厚的图像处理经验也能快速上手。 预设和模板 :提供多种预设选项,简化操作流程,并允许用户保存和调用自定义模板。 输出格式支持 :支持多种输出格式,包括PNG、JPEG等,并保留透明背景。
2.1.2 KnockOut 2的安装与启动流程
安装KnockOut 2的过程简单明了,用户通常会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下载安装包 :用户需要从官方网站或其他可靠来源下载最新版本的KnockOut 2安装包。 运行安装程序 :双击下载的安装文件,遵循安装向导的指示完成安装。 注册和激活 :安装完成后,根据插件的许可协议进行注册和激活,以确保合法使用。
启动KnockOut 2:
打开Photoshop :首先启动Adobe Photoshop。 访问插件 :在Photoshop的菜单栏中,选择“文件”->“自动”->“KnockOut 2”来启动插件。 界面加载 :等待界面加载完成后,用户即可开始使用KnockOut 2的各项功能。
2.2 KnockOut 2的操作界面解析
2.2.1 界面布局与功能区域分布
KnockOut 2的操作界面设计得非常直观,易于新手快速上手。界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
主工作区 :在此区域,用户可以看到实际的抠图效果,以及相关的工具选项。 预览窗口 :左侧或上方通常会有一个预览窗口,显示选定的抠图区域。 工具栏 :提供包括选择工具、绘制掩码工具、移除背景、查看背景等快捷方式。 控制面板 :提供对当前操作的各种参数调整,比如边缘平滑度、羽化值等。
2.2.2 工具栏及操作按钮详细介绍
工具栏是用户直接进行抠图操作的地方,包含了如下一些重要的操作按钮:
选择工具 :允许用户选定需要抠取的对象,可以手动绘制边界或利用自动边缘检测功能。 边缘调整工具 :用于精细调整抠图边缘,可以手动微调边缘平滑度和羽化效果。 预览切换 :切换不同的背景颜色或查看透明效果,帮助用户更好地判断抠图质量。 编辑操作 :包括复制、粘贴、撤销等常规编辑功能,以及对抠图结果进行进一步优化。 保存和输出 :完成抠图后,可以使用此按钮保存工作,并以所需的文件格式输出。
2.3 KnockOut 2的抠图实例操作
2.3.1 基础抠图操作步骤
以下是使用KnockOut 2进行基本抠图的步骤,以及对应的代码逻辑解释:
启动KnockOut 2 :首先在Photoshop中选择并启动KnockOut 2插件。 载入图片 :点击“文件”菜单中的“载入图片”,选择需要处理的图片。 绘制选区 :使用“快速选择工具”在图片上绘制需要抠取的区域。如果需要更精细的操作,可以切换到“精细选择工具”进行手动调整。 边缘处理 :通过“边缘平滑度”和“羽化值”进行边缘的平滑与过渡处理。 预览和调整 :在“预览窗口”中切换背景,检查抠图效果。如有需要,返回步骤3进行边缘的重新调整。 输出结果 :确认抠图效果满意后,点击“输出”按钮,选择适当的文件格式和保存路径保存抠图后的图片。
示例代码(以伪代码表示):
// 伪代码表示KnockOut 2的抠图步骤
load_image("image_path") // 加载图片
draw_selection() // 绘制选择区域
adjust_edge_smoothing() // 调整边缘平滑度
adjust_feathering() // 羽化处理
preview_with_transparent_background() // 使用透明背景预览
confirm_and_export("output_path") // 确认并输出结果
2.3.2 高级技巧与效果预览
在基础操作之外,KnockOut 2还提供了一些高级功能和技巧来处理更复杂的抠图情况。例如,对于毛发等复杂边缘的处理,KnockOut 2提供了专门的“去毛发”工具,该工具能够细致地处理边缘,保留更多细节。使用方法通常涉及:
手动绘制掩码 :对于极细小的边缘部分,通过手动绘制掩码进行微调。 应用去毛发工具 :对于复杂的毛发和羽状边缘,利用“去毛发”功能进行自动处理。 保存和应用预设 :对于重复性的操作,可以保存为预设,并在其他项目中快速应用。
示例代码(以伪代码表示):
// 伪代码表示KnockOut 2的高级抠图步骤
use_fur_removal_tool() // 应用去毛发工具处理边缘
refine_edges_with_manual_mask() // 手动绘制掩码进行微调
save_preset("my_preset_name") // 保存当前设置为预设
apply_preset("my_preset_name") // 应用预设以快速处理类似图片
通过这些高级技巧,用户可以轻松应对更加复杂的抠图需求,实现更加专业的图像处理效果。
3. 内置抠图工具介绍与使用
3.1 Photoshop内置抠图工具概览
3.1.1 常用内置工具及其功能
Photoshop提供了丰富的内置抠图工具,使用户能够根据图像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内置抠图工具:
魔术棒工具(Magic Wand Tool) :通过颜色容差选择相邻的颜色区域,适用于颜色差异明显的图像。 快速选择工具(Quick Selection Tool) :利用智能边缘技术快速选择图像的相似区域,特别适合选择复杂边缘的图像。 色彩范围(Color Range) :选择图像中特定颜色范围的区域,非常适合进行颜色选择。 抽出滤镜(Extract Filter) :通过定义边缘来提取图像中的对象,适用于复杂的背景。 背景橡皮擦(Background Eraser Tool) :通过拖动来删除背景,它会自动识别边缘并保护前景对象。 魔术橡皮擦(Magic Eraser Tool) :点击区域即可删除该颜色的相似区域,简单快速但缺乏精细控制。
3.1.2 如何选择合适的内置抠图工具
选择合适的抠图工具需要依据图像的复杂程度和具体需求。一般来说,颜色对比度高的图片可以使用色彩容差较大的工具如 魔术棒 或者 快速选择工具 。对于复杂背景和需要精细控制的图片, 抽出滤镜 、 背景橡皮擦 或 魔术橡皮擦 可能更加适用。在实际操作前,建议对图像进行预览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抠图策略。
3.2 常用内置抠图工具的详细使用方法
3.2.1 魔术棒与快速选择工具
魔术棒工具 和 快速选择工具 是快速进行图像抠图的常用方法。下面以魔术棒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
1. 选择“魔术棒工具”。
2. 在顶部选项栏设置适当的容差值。容差越高,选择的颜色范围越广。
3. 在图像中点击需要选择的颜色区域。
4. 如果需要,可以调整选择区域的边缘。
快速选择工具 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方式来选择图像区域。使用方法类似,但是通过鼠标拖动即可快速生成选择区域,并且该工具还提供“选择并蒙版”选项来进行进一步的边缘优化。
3.2.2 色彩范围与抽出滤镜
色彩范围工具 通过颜色来创建选区,适合对颜色范围较为明确的图像进行选择。
1. 选择“选择 > 色彩范围...”。
2. 使用吸管工具点击图像中的颜色,或者手动调整颜色滑块。
3. 可以通过“添加到取样”或“从取样中减去”来微调选区。
4. 确定后,点击OK完成选区的创建。
抽出滤镜 适用于复杂的背景图像,需要更多细节和边缘处理。
1. 选择“滤镜 > 抽出...”。
2. 使用边缘高光器笔刷来定义需要保留的图像部分。
3. 使用填充笔刷来标记需要移除的背景。
4. 调整画笔大小以适应不同细节层次。
5. 最后点击“预览”查看效果,满意后点击“确定”。
3.2.3 背景橡皮擦与魔术橡皮擦
背景橡皮擦 对于去除背景提供了更精细的控制,它在拖动时会自动识别并保护前景中的对象边缘。
1. 选择“背景橡皮擦工具”。
2. 调整“容差”设置来控制颜色敏感度。
3. 在图像的背景部分进行拖动以去除背景。
魔术橡皮擦 工具能够快速删除与点击点相似的颜色,适用于简单背景。
1. 选择“魔术橡皮擦工具”。
2. 设置容差值。
3. 点击图像中的颜色区域以删除相似颜色。
3.3 内置抠图工具的案例应用
3.3.1 简单背景下的抠图实例
对于简单背景的图像,使用 魔术棒工具 可以快速完成抠图操作。以以下图像为例:
1. 打开需要抠图的图像。
2. 选择“魔术棒工具”,设置容差为32。
3. 点击图像中的背景部分。
4. 使用“选择并蒙版”进一步优化边缘。
5. 创建新的图层并移动选区内的对象。
3.3.2 复杂背景下的抠图技巧
对于复杂背景,如头发或细小物体边缘, 快速选择工具 配合“选择并蒙版”功能可以实现更精细的效果。
1. 使用“快速选择工具”大致选定主体。
2. 进入“选择和蒙版”工作区。
3. 利用“边缘检测”调整边缘细节,使用“平滑”和“羽化”处理锯齿。
4. 点击输出到新图层,完成抠图。
通过这些内置工具的组合使用,即使是复杂的图像,也能通过Photoshop的抠图功能来实现精确的选区和提取。
经过以上章节的讲解,读者应该对Photoshop的内置抠图工具有了深入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的图像特点选择合适的工具,并通过实例学习到具体的使用方法。
4. 辅助功能介绍:羽化、反选、调整边缘、图层蒙版
4.1 羽化功能的作用与应用
羽化,一个在图像处理中不可或缺的功能,它可以在图像边缘创建出柔和的过渡效果,从而在抠图时更自然地融合选区与新背景。其关键在于通过模糊选区边缘的硬边缘,消除边缘处的明显锯齿或硬边痕迹,使图像呈现更加真实。
4.1.1 羽化的定义及参数设置
羽化操作通常通过指定一个值来控制边缘模糊的程度,这个值越大,边缘就越模糊。Photoshop中的羽化值通常用像素为单位,例如0-200像素不等。在进行羽化设置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图像内容和所需效果来选择合适的值。如果羽化值过大,可能导致图像细节丢失;如果值过小,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柔和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羽化可以设置在多个操作之前,包括:
选区创建之前,预先设定羽化值。 选区创建之后,调整已有的选区边缘。 应用于图层蒙版,调整蒙版边缘的透明度过渡。
4.1.2 羽化在抠图中的重要性
在抠图过程中,羽化功能可以极大地提升抠图的质量。特别是在处理毛发、透明物体和边缘复杂的物体时,羽化可以避免生硬的边缘,使物体更加自然地融入新的背景中。此外,对于需要模糊处理的图像区域,合理使用羽化可以避免直接的剪切边缘,增强视觉效果。
4.2 反选与调整边缘工具
4.2.1 反选功能的基本操作
反选是选取选区之外的图像区域,这一功能经常用于抠图后需要对选区进行修改时。在Photoshop中,选择菜单下的“反向”命令即可实现反选操作。对于抠图而言,当需要进一步精细操作或调整现有选区边界时,反选可以快速切换选区内外。
4.2.2 调整边缘工具的高级应用
“调整边缘”工具是Photoshop中用于精细化选区边缘的高级功能。它允许用户在选区创建后,通过多种方式对边缘进行微调,包括边缘平滑、边缘半径、对比度和移动边缘等。通过这个工具,用户可以更精确地控制选区与背景的分离,特别是在复杂背景与被抠对象的接触边缘处。
此工具的操作流程大致如下:
在“选择并蒙版”工作区中,使用“调整边缘”画笔工具涂抹选区边界。 利用“平滑”、“羽化”、“对比度”滑块调整边缘细节。 预览选区以检查边缘与背景的融合效果。 应用调整以创建更加精确的选区。
4.3 图层蒙版的使用技巧
4.3.1 图层蒙版的基本原理
图层蒙版是Photoshop中用于控制图层可见性的高级工具,它允许用户通过黑白灰度值来决定哪些部分显示或隐藏。蒙版中的白色表示图层完全可见,黑色则表示完全不可见,灰色则介于两者之间,表示部分透明。
4.3.2 图层蒙版在抠图中的应用
在抠图中使用图层蒙版,可以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非破坏性编辑的优势。例如,当需要调整复杂的边缘时,可以在蒙版上使用画笔工具,通过改变画笔的不透明度来精细控制边缘的透明度,从而达到柔和过渡的效果。此外,图层蒙版还可以帮助快速切换背景或遮盖不需要的图像部分。
以下是使用图层蒙版进行抠图的一些关键步骤:
创建一个新的图层蒙版,并选择黑色画笔在需要隐藏的部分进行涂抹。 使用灰色画笔对边缘进行过渡处理,为边缘添加透明度。 如有需要,可利用白色画笔恢复部分图像的可见性。 不断调整画笔大小、不透明度和流量,以达到理想的抠图效果。
通过以上所述的羽化、反选、调整边缘和图层蒙版功能的介绍与应用,可以看出它们在Photoshop抠图过程中能够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抠图质量。这些工具和技巧的有效结合,能够帮助设计师和图像处理专业人士在复杂的抠图需求中游刃有余,从而创造出更加自然和专业的视觉效果。
5. 抠图技巧:图层管理、高分辨率使用、对比度和亮度调整、边缘细节处理
5.1 高效的图层管理
5.1.1 图层的组织与命名规则
在进行复杂的图像编辑工作时,图层的组织和命名变得尤为关键。良好的图层管理有助于我们在需要时快速定位和修改特定的编辑内容。首先,创建一个新的Photoshop文件,并按照功能和编辑阶段创建不同的图层组。例如,可以创建一个“主体”组,包含所有与主要对象相关的图层;“背景”组,包含所有的背景元素图层;以及“调整”组,用于存放所有用于调色和效果的图层。
命名规则应清晰明了,比如使用下划线“_”连接单词,来描述图层内容和作用,例如“_main_subject”表示主体图层,“_background_elements”表示背景元素图层。使用前缀可以方便地在图层面板中通过字母排序快速找到相关图层。
5.1.2 图层样式与混合模式的运用
图层样式(Layer Styles)是Photoshop中增强图像视觉效果的强大工具。添加图层样式可以通过单击图层面板底部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选择如投影、描边、渐变叠加等效果,从而为图层增加质感、光泽、浮雕等视觉效果。
混合模式(Blend Modes)是控制图层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选择不同的混合模式来创建特殊的视觉效果。例如,“叠加”模式可以增强图像对比度,而“柔光”模式则可以为图像增加光亮效果。在使用混合模式时,需要注意背景图像的色调与亮度,因为它们会影响最终效果。
5.2 高分辨率图像的抠图要点
5.2.1 高分辨率与低分辨率抠图的区别
高分辨率图像通常具有更多的像素信息,细节更为丰富,这为抠图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但这也意味着在处理高分辨率图像时,我们需要更加细心以保证抠图边缘的精细程度。低分辨率图像由于像素较少,边缘处理相对简单,但细节丢失较多,尤其在放大后可能出现模糊。
5.2.2 高分辨率图像抠图的技巧与优化
在处理高分辨率图像时,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合适大小的画笔和选择工具。推荐使用较小的画笔尺寸进行精细化操作,保证边缘的平滑和精确。另外,适当的预览放大级别也是必须的,一般建议放大到100%或更高,以便更加清晰地观察和编辑细节。
其次,选择合适的抠图工具和方法非常重要。对于高分辨率图像,可能需要结合使用“魔术棒”工具、“色彩范围”和“钢笔”工具来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边缘过于复杂,也可以借助辅助工具如“通道”来获取更精确的选取区域。
5.3 对比度和亮度调整
5.3.1 对比度和亮度在抠图中的作用
对比度是指图像中最亮和最暗部分之间的差异,它在抠图中扮演着区分对象和背景的重要角色。较高的对比度有助于明确对象的轮廓,使得抠图过程中的边缘更容易识别和处理。亮度则是图像的整体光线强度,它对于展现图像的阴影和高光部分至关重要。合理的亮度调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图像中的细节,使得抠图更加精准。
5.3.2 实际操作中的调整方法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通过“图像”菜单下的“调整”选项来进行对比度和亮度的调整。通常使用“色阶”(Levels)或“曲线”(Curves)工具来进行这些调整。
使用“色阶”,我们可以在对话框中拖动输入色阶的黑场和白场滑块来调整对比度。例如,向右移动黑场滑块可以增加阴影部分的黑色深度,而向左移动白场滑块则可以减少高光部分的亮度,从而增强图像整体的对比度。
而“曲线”工具提供了更精细的调整功能。在曲线面板中,可以通过添加控制点,并对曲线进行上下弯曲调整来精确地控制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一条向上凸出的曲线将使得图像变得更加亮;反之,向下凹进的曲线则会增加对比度,使图像变暗。
5.4 精细处理边缘细节
5.4.1 边缘细节的重要性
抠图过程中,边缘细节的精细处理是决定最终效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边缘的平滑程度、是否有半透明像素、以及是否保留了关键细节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不精细处理的边缘不仅让最终结果看起来不自然,还可能影响图像在其他平台和尺寸下的表现。
5.4.2 边缘细节处理技巧与工具
Photoshop提供了多种工具和技巧来精细处理边缘细节。首先,使用“调整边缘”(Refine Edge)功能可以快速改善抠图边缘。此功能允许我们平滑、羽化、扩展边缘或减少边缘杂边。
此外,“图层蒙版”是处理边缘细节的强大工具。通过蒙版,我们可以隐藏或显示特定的图层部分,而不实际删除任何像素。这使得我们可以在不破坏原始图像的前提下,对边缘进行细微调整。
以下是使用“调整边缘”和“图层蒙版”进行边缘细节处理的步骤:
执行“选择”菜单下的“调整边缘”命令。 在弹出的“调整边缘”对话框中,使用“平滑”、“羽化”、“扩展”等滑块调整边缘。 点击“输出到”选择“图层蒙版”。 在图层面板中,可以使用画笔工具在蒙版上增加或删除保护区域,进一步精细调整边缘细节。
此外,使用“背景橡皮擦”工具也可以帮助我们去除背景中的残余像素。该工具可以根据颜色容差来删除背景颜色,适用于边缘区域的颜色差异较大的情况。
graph LR
A[抠图流程开始] --> B[使用选择工具勾勒大致轮廓]
B --> C[利用“调整边缘”优化边缘]
C --> D[创建图层蒙版进行微调]
D --> E[使用背景橡皮擦处理残余背景]
E --> F[完成抠图]
通过上述的步骤,我们可以有效地处理边缘细节,确保抠图的自然度和精确度。
6. 综合案例分析与高级抠图技巧
6.1 综合案例分析
在实际的图像处理项目中,通常需要结合多种工具和技术来实现最佳的抠图效果。本节将通过一个综合案例来分析如何运用之前章节中提到的工具和技巧。
6.1.1 案例背景与目标
假设我们需要从一张复杂背景的照片中抠出一个半透明的玻璃制品。这个图像的特点是背景复杂,且玻璃的边缘与背景颜色相近,边缘细节模糊,透明度变化多样。
6.1.2 步骤解析
初步抠图 : 使用快速选择工具勾勒出玻璃的大致轮廓。 使用色彩范围功能选择与玻璃边缘颜色相近的区域。 应用调整边缘功能来精细调整选择区域的边缘。
精细处理边缘 :
利用图层蒙版来进一步控制抠图的边缘,特别是对于模糊和透明区域。 使用高分辨率图像的抠图技巧,确保边缘细节不丢失。
优化与调整 :
对抠出的玻璃进行亮度和对比度调整,使其与背景更加融合。 在必要时,运用羽化功能来软化边缘,模拟玻璃边缘的自然过渡。
输出最终结果 :
将抠出的玻璃图像放置在新的背景上,进行最终的视觉检查。 调整图层样式,比如添加阴影或光泽效果,以增强真实感。
6.2 高级抠图技巧
6.2.1 抠图中的色彩校正技巧
在复杂的抠图场景中,色彩校正技巧可以大幅度提升结果的质量。对于上述案例,以下步骤可以应用:
使用“色阶”工具调整抠图边缘的色彩差异。 利用“曲线”工具进行局部色彩的微调。 通过“可选颜色”调整细节处的颜色,如玻璃边缘的反光。
6.2.2 高级蒙版应用
图层蒙版是抠图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是在处理复杂边缘和透明区域时。以下是一些高级的应用技巧:
使用渐变工具在蒙版上创建平滑的过渡效果,适合处理渐变的透明效果。 利用“画笔工具”在蒙版上进行局部的涂改,以达到更加精细的控制。
6.2.3 利用通道进行抠图
对于特定的图像,尤其是包含复杂颜色和细节的图像,可以尝试使用通道来进行抠图。操作步骤如下:
分析RGB通道,选择最能突出目标物与背景对比的通道。 复制该通道,并使用色阶、曲线等工具增强对比度。 使用画笔工具或滤镜进一步调整通道,直至获得满意的抠图效果。
6.3 实际操作演示
为了更好地说明上述技巧,本小节将通过一个实际操作演示来展示如何结合使用这些高级技巧来完成一个复杂的抠图任务。
6.3.1 操作演示:使用通道进行抠图
打开Photoshop,并加载需要处理的图片。 在通道面板中观察RGB三个通道,选择最合适的通道进行操作。 复制所选通道,并使用色阶工具增强其对比度。 使用画笔工具在通道的蒙版中精细调整,直至得到一个清晰的选区。 将选区加载到图层面板,继续进行后续的细节调整和效果优化。
通过这个演示,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复杂的图像,通过适当的工具和技巧的综合运用,也可以实现理想的抠图效果。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简介:Photoshop是一款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尤其以其强大的抠图工具而闻名。本文详细介绍了Photoshop中的抠图方法,包括内置工具如魔术橡皮擦、快速选择工具、魔棒工具、套索工具、钢笔工具和快选工具,以及如何与羽化、反选、调整边缘和图层蒙版等功能相结合来提升抠图效果。此外,还提到了第三方插件KnockOut 2,强调了图层管理、使用高分辨率图像、调整对比度和亮度以及细节处理等技巧对于提高抠图质量的重要性。无论新手还是资深设计师,本文提供的知识都有助于提升图像处理的能力。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2006年世界杯歌曲_冰岛世界杯排名 - guoyunzh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